高级检索+

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周天焕, 刘金林, 徐达, 王剑武

周天焕, 刘金林, 徐达, 王剑武. 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24, 44(4): 14-20.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24.04.003
引用本文: 周天焕, 刘金林, 徐达, 王剑武. 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24, 44(4): 14-20.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24.04.003
ZHOU Tianhuan, LIU Jinlin, XU Da, WANG Jianwu. Fern Flora of Caoyu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4(4): 14-20.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24.04.003
Citation: ZHOU Tianhuan, LIU Jinlin, XU Da, WANG Jianwu. Fern Flora of Caoyu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4(4): 14-20.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24.04.003

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周天焕,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与林业规划设计工作;E-mail: 86548974@qq.com

    通讯作者:

    王剑武,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E-mail:jianwuwang1986@163.com。

  • 中图分类号: Q914.85

Fern Flora of Caoyu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对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周边4个蕨类植物区系的分化强度和相似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浙江草鱼塘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29科45属97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铁角蕨属Asplenium、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毛蕨属Cyclosorus和瓦韦属Lepisorus。(2)区系地理成分在科、属级水平上均以热带属性为主,种级水平上以温带属性为主,具有由热带属性向温带属性渗透和过渡的特点。(3)与周边4个蕨类植物区系比较分析表明,草鱼塘森林公园种系分化程度较低,区系丰富度较小;草鱼塘森林公园与紫金山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赣江源的亲缘关系次之,与麻阳河和星斗山的亲缘关系相对疏远。

    Abstrac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nsulting literature, the fern flora composition and geographical composition with Shexiang Caoyu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meanwhile differentiation strength and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mong the flora and other 4 flora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are 97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belonging to 45 genera and 29 families in Shexiang Caoyutang National Forest Park. The dominant composition of families and genera is obvious. Predominant families are Dryopteridaceae, Thelypteridaceae, Polypodiaceae, Selaginellaceae, Athyriaceae and Aspleniaceae, and predominant genera are Dryopteris, Selaginella, Asplenium, Arachniodes, Cyclosorus and Lepisorus. (2) The geographical composition of the flora are mainly tropical attributes at the level of families and genera, and mainly temperate attributes at the level of species. The fern flor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iltr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tropical to temperate area. (3)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4 nearby ferns show that Caoyutang Forest Park has lower differentiation strength and less flora richness. And in terms of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Caoyutang Forest Park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Zijin Mountain, followed by Ganjiangyua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ayang River and Xingdou Mountain is relatively distant.

  • 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是一个古老而又特殊的植物类群,因为它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低等的维管植物,处于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间的过渡阶段,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2]。蕨类植物是森林木本层与草本层间植物的重要部分[3],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一个地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征,对于研究当地植物区系起源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4-7]。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西南地区,是在原景宁草鱼塘省级森林公园基础上扩建而成,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目前,关于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资源调查[8-9]、森林康养[10]以及自然教育[11]等方面,针对该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区系研究尚处于空白。本研究通过对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科属组成和地理成分,旨在阐明草鱼塘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为该区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浙江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119°35'33″E~119°41'12″E、27°47'18″N~28°0'52″N,以下简称“草鱼塘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由草鱼塘林场片区、鹤溪林场片区和大际林场片区3个片区组成,总面积2219.75 hm2。森林公园植被属亚热带植被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在浙江省植被区划中,该区属于百山祖、九龙山,山地丘陵植被片。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Fagaceae 、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山茶科The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山矾科Symplocaceae等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要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该森林公园林木葱茏、空气清新、景致宜人,森林覆盖率达96.85%,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达10 264个·cm−3。森林公园属武夷山系延伸的洞宫山脉,公园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 592.7 m,最低海拔347 m,绝大部分位于1000 m以上;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具有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2.8 ℃,年平均降水量1 918 mm。

    2019年3月—2020年11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进行了实地踏查。在调查路线的安排上,既考虑到了全面性,也注意到了重点性,即各个区域、各种生境如山沟、村旁、溪边、山腰、山谷、山顶等均要求尽量调查到位,对沟谷和高山沼泽水生及原生植被保存良好的地段及其他条件优越的生境进行重点仔细的调查。对常见的种类直接记录,拍摄照片;对于疑难种,采集标本,拍摄照片,回驻地进行鉴定;对国家保护和其他珍稀濒危物种,用GPS定位,重点拍摄照片,并记录相关数据。根据《浙江植物志(新编)》[12]进行植物物种鉴定,按照秦仁昌分类系统统计整理出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名录。

    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类型的划分参照吴征镒[13-15]、臧得奎[2]及陆树刚[16]等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将中国蕨类植物划分为13种分布区类型和3种亚型。

    参照沈泽昊[17]等人的方法计算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系分化度。种系分化度定义为:

    $$ \mathit{\mathrm{\mathit{D}=\mathit{B}/\mathit{A}+\mathit{C}/\mathit{B}}} $$

    式中,D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系分化度,A为科的数量,B为属的数量,C为种的数量。其中B/A表示在科级水平上的分化强度,C/B表示在属级水平上的分化强度。

    参照张镱锂[18]的研究方法计算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相似性系数定义为:

    $$ \mathit{\mathit{\mathrm{\mathit{S}}_{\mathrm{c}}}\mathit{ }}\mathrm{=2\mathit{G}/(\mathit{E}+\mathit{F})\times100\text{%}} $$

    式中,Sc为相似性系数,G为两地除世界分布区类型外的共有种(属或科)数;EF分别为两地除世界分布区类型外的总种(属或科)数。

    通过实地调查,草鱼塘森林公园共有蕨类植物97种,隶属于29科45属。分别占浙江省蕨类植物(50科118属436种[12])科的58.00%、属的38.14%、种的22.25%,占中国蕨类植物(61科221属2278[12])科的47.54%、属的20.36%、种的4.26%。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共有29科,根据各科所含物种数量,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1)。由表1可知,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大科(≥20种)仅有1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含20种植物;中等科(10~19种)有2科,分别为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0种)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0种),共计20种植物;小科(5~9种)有3科,分别为卷柏科Selaginellaceae(8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7种)和铁角蕨科Aspleniaceae(7种),共计22种植物;寡种科(2~4种)有9科,共计21种植物;仅含1个种的单种科有14科,共计14种植物。由表1分析可知,草鱼塘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种数在5种以上的科有6科,分别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和铁角蕨科,仅占森林公园蕨类总科数(29科)的20.69%,所含植物数量(62种)却占森林公园蕨类植物总数(97种)的63.92%,构成了该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森林公园的优势科。

    表  1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科组成及其物种数量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numbers of ferns’ families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级科数占总科数的比例/%种数占总种数的比例/%
    大科(≥20种)13.452020.62
    中等科(10~19种)26.902020.62
    小科(5~9种)310.342222.68
    寡种科(2~4种)931.032121.65
    单种科(1种)1448.281414.4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共有45属,根据各属所含物种数量,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2)。由表2可知,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中等属(10~19种)仅有1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含10种植物;小属(5~9种)有5属,分别为卷柏属Selaginella(8种)、铁角蕨属Asplenium(7种)、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6种)、毛蕨属Cyclosorus(5种)、瓦韦属Lepisorus(5种),共计31种植物;寡种属(2~4种)有14属,共计31种植物;仅含1个种的单种属有25属,共计25种植物。由表1分析可知,中等属和小属共计6属,仅占森林公园蕨类总属数(45属)的13.33%,所含植物数量(41种)却占森林公园蕨类植物总数(97种)的42.27%,构成了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的优势属。寡种属和单种属最为丰富,共计39属,占森林公园蕨类总属数的86.67%,两者所含蕨类植物56种,占森林公园蕨类植物总数的57.73%,是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属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区系多样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反映出该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属内种系比较贫乏,结构较为简单,分化程度不高。

    表  2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属组成及其物种数量
    Table  2.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numbers of ferns’ genera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级属数占总属数的比例/%种数占总种数的比例/%
    中等属(10~19种)12.221010.31
    小属(5~9种)511.113131.96
    寡种属(2~4种)1431.113131.96
    单种属(1种)2555.562525.7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根据覃海宁等人[19]的研究成果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草鱼塘森林公园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2种,分别为长柄石杉Huperzia javanica和黄山鳞毛蕨Dryopteris whangshangensis,其中长柄石杉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山鳞毛蕨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所属的29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见表3)。世界分布型的科有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松科Lycopodiaceae、卷柏科、铁角蕨科、水龙骨科等9科;泛热带分布型的科有紫萁科Osmundaceae、里白科Gleicheniaceae、海金沙科Lygodiaceae、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金星蕨科、鳞毛蕨科等13科,占总科数(世界分布型科除外,下同)的65%;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型的科有木贼科Equisetaceae、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2科,占总科数的10%;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的科仅有槲蕨科Drynariaceae 1科,占总科数的5%;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科有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骨碎补科Davalliaceae 2科,占总科数的10%;北温带分布型的科有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球子蕨科Onocleaceae 2科,占总科数的10%。

    表  3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
    Table  3.  Distribution types of ferns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布区类型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1. 世界分布 9 14 3
    2 . 泛热带分布 13 65.00 14 45.16
    3. 旧世界热带分布 3 9.68 2 2.13
    4.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 2 10.00 1 1.06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1 5.00 1 3.23 2 2.13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3 9.68 3 3.19
    7. 热带亚洲分布 2 10.00 2 6.45 13 13.83
    8. 北温带分布 2 10.00 4 12.90 2 2.13
    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10. 旧大陆温带分布
    11. 温带亚洲分布 1 1.06
    12. 东亚分布 2 6.45 8 8.51
     12-1 东亚广布
     12-2 中国-喜马拉雅分布 2 6.45 2 2.13
     12-3 中国-日本分布 36 38.30
    13. 中国特有分布 24 25.53
    合计 29 100 45 100 97 1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泛热带分布型的科最多,世界分布型的科次之。热带属性的科(2~7型)有18科,占总科数的90%;温带属性的科(8~12型)有2科,仅占总科数的10%。由此可见,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在科的水平上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热带属性。

    表3可知,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所属的45属可划分为8类型和1变型。世界分布型的属有石杉属Huperzia、石松属Lycopodium、卷柏属、木贼属Equisetum、鳞毛蕨属等14属;泛热带分布型的属有瘤足蕨属Plagiogyria、里白属Diplopterygium、碗蕨属Dennstaedtia、姬蕨属Hypolepis、复叶耳蕨属等14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型属除外,下同)的45.16%;旧世界热带分布型的属有芒萁属Dicranopteris、团扇蕨属Gonocormus、介蕨属Dryoathyrium 3属,占总属数的9.68%;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的属仅有1属,即槲蕨属Drynaria,占总属数的3.23%;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型的属有角蕨属Cornopteris、贯众属Cyrtomium、瓦韦属3属,占总属数的9.68%;热带亚洲分布型的属有安蕨属Anisocampium、锯蕨属Micropolypodium 2属,占总属数的6.45%;北温带分布型的属有阴地蕨属Sceptridium、紫萁属Osmunda、卵果蕨属Phegopteris、东方荚果蕨属Pentarhizidium 4属,占总属数的12.90%;东亚分布型的属有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假瘤蕨属Phymatopteris 2属,占总属数的6.45%;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的属有小膜盖蕨属Araiostegia、骨牌蕨属Lepidogrammitis 2属,占总属数的6.45%。

    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世界分布型和泛热带分布型的属最多,均为14属。热带属性的属(2~7型)有23属,占总属数的74.20%;温带属性的属(8~12型)有8属,仅占总属数的25.80%。这说明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在属的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特性。

    表3可知,草鱼塘森林公园所属的97种蕨类植物可划分为10类型和2变型。世界分布型的种有3种,分别为长柄石杉Huperzia javanica、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旧世界热带分布型的种有2种,分别为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占总种数的2.13%;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型仅有1种,即姬蕨Hypolepis punctata,占总种数(世界分布型种除外,下同)的1.06%;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的种有2种,分别为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干旱毛蕨Cyclosorus aridus,占总种数的2.13%;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型的种有3种,分别为疏叶卷柏Selaginella remotifolia、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介蕨Dryoathyrium boryanum,占总种数的3.19%;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种有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贯众Cyrtomium fortunei等13种,占总种数的13.83%;北温带分布的种有2种,分别为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福建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var. fokiense,占总种数的2.13%;温带亚洲分布型仅有1种,即普通凤了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占总种数的1.06%;东亚分布型的种有紫萁Osmunda japonica、华中瘤足蕨Plagiogyria euphlebi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黑鳞耳蕨Polystichum makinoi等8种,占总种数的8.51%;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的种有2种,分别为光叶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 var. glabrescens、旱蕨Cheilanthes nitidula,占总种数的2.13%;中国-日本分布型的种有野雉尾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华东膜蕨Hymenophyllum barbatum、日本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japonic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等36种,占总种数的38.30%;中国特有分型的种有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闽浙铁角蕨Asplenium wilfordii、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 aristata、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等24种,占总种数的25.53%。

    从种的分布区类型来看,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分布和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主,其中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最为丰富,中国特有分布次之,热带亚洲分布占第三。热带属性的种(2~7型)有21种,占总种数的22.34%;温带属性的属(8~12型)有49种,占总种数的52.13%。这表明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在种的水平上表现出温带区系特性。

    任何植物区系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其他邻近区系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6]。本文选取江西赣江源[20]、贵州麻阳河[21]、湖北星斗山[22]及南京紫金山[23]共4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与草鱼塘森林公园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草鱼塘森林公园与周边蕨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通过对草鱼塘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科、属和种的数量的分析,草鱼塘森林公园种系分化度为3.71(表4)。在科级水平上,区系分化强度(属数/科数)为1.55,分化能力较强的科有蹄盖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等;在属级水平上,区系分化强度(种数/属数)为2.16,分化能力较强的属有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等。通过比较分析(表4),其种系分化度数值依次为麻阳河>赣江源>星斗山>草鱼塘>紫金山。5个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系分化程度依次递减,其中麻阳河蕨类植物种系分化程度最高(5.15),蕨类植物多样性复杂,丰富度最大;紫金山蕨类植物种系分化程度最低(3.63),其多样性最为贫乏。草鱼塘蕨类植物种系分化度数值(3.71)仅高于紫金山的,蕨类植物种系分化程度相对较低。

    表  4  草鱼塘森林公园与周边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Table  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ern flora among Caoyutang Forest Park and its surrounding floras
    区系经度纬度与草鱼塘直线
    距离/km
    种系分化度
    数量/共有科相似性/%数量/共有属相似性/%数量/共有种相似性/%
    草鱼塘119°35'~119°41'27°47'~28°00'29/−45/−97/−3.71
    赣江源116°15'~116°29'25°56'~26°07'39135/2681.2575/4066.67216/6440.895.02
    麻阳河108°03'~108°19'28°37'~28°54'112024/2075.4757/3160.78158/4132.165.15
    星斗山108°57'~109°27'29°57'~30°10'105517/1773.9126/2261.9773/2327.064.34
    紫金山118°48′~118°53′32°01′~32°16′47025/2177.7836/2766.6779/4045.453.6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利用相似性系数对草鱼塘森林公园与邻近蕨类植物进行比较(表4)。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草鱼塘与赣江源、麻阳河、紫金山、星斗山的相似性系数均在70%以上,其中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赣江源(81.25%),其次是紫金山(77.78%)、麻阳河(75.47%),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星斗山(73.91%);在属级水平上,草鱼塘与四个区域的相似性系数均超过了60%,其中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赣江源和紫金山,相似性系数均为66.67%,其次是星斗山(61.97%),最低的是麻阳河(60.78%);在种级水平上,相似程度最高的是紫金山(45.45%),其次是赣江源(40.89%)、麻阳河(32.16%),最低的是星斗山(27.06%)。综合来看,草鱼塘与紫金山在科、属、种水平上的相似性系数均高于45%,这表明两地的蕨类植物区系相同成分较多,亲缘关系最近。这是因为两地距离相对较近,也说明两地的蕨类植物区系起源于相同的地理单元。其次是赣江源,与草鱼塘在科、属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在种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仅略低于紫金山。麻阳河和星斗山与草鱼塘在科、属水平上的相似性系数均高于60%,仅略低于赣江源,而种的相似性程度较低,这说明麻阳河和星斗山两地与草鱼塘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科、属来实现的;其中星斗山在种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最低,表明两地区系亲缘关系相对疏远。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共有29科45属97种,所含植物种数较多的科主要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和铁角蕨科,构成了草鱼塘森林公园的优势科,这与中国蕨类植物的优势科[24]基本相似。从科、属的多样性来看,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主要以寡种科(属)、单种科(属)为主,反映出科、属结构较为简单,分化程度不高,这与森林公园内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系分化度分析结果相一致。从系统演化来看,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中,既有在系统发育上较为原始的科,如石杉科、石松科和卷柏科等,又有相对进化的科,如满江红科Azollaceae、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和槲蕨科等,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铁线蕨科Adiantaceae、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和蹄盖蕨科等类群。这表明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上分布有不同进化阶段的科,保持着较为连贯的性质[25-26]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地理分布类型丰富多样,共涉及11类型2变型,在科、属水平上均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热带属性的科、属占绝对优势,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热带区系性质;但在种的地理分布类型中,则主要以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主,表现出温带属性强于热带属性的特征,这说明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性,但受温带蕨类植物区系影响较为明显[6],呈现出由热带属性向温带属性渗透和过渡的特点,这与丽水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特征相一致[27]。种与科、属相比,能反映相对较近的地质历史和区系起源特征[28]。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中,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的种占温带属性种的93.88%,且在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中又以中国-日本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属东亚蕨类植物区系,其中与中国-日本分布联系最为密切。

    植物区系的种系分化度是评判区系丰富度的重要指标,种系分化度越大,表示该区系分化程度越高,丰富度越大;反之,则表示分化程度越低,丰富度越小[29-30]。在与周边4个蕨类植物区系分化度比较中,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种系分化度数值位于第四,仅高于紫金山,说明其蕨类植物种系整体分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森林公园内主要以人工林为主,生境较为单一。在与周边4个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中,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区系与纬度更高的紫金山亲缘关系最近,联系最为紧密,与纬度相近及低纬度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亚热带北缘向温带南缘过渡的明显特点,这也与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征相似。

  • 表  1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科组成及其物种数量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numbers of ferns’ families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级科数占总科数的比例/%种数占总种数的比例/%
    大科(≥20种)13.452020.62
    中等科(10~19种)26.902020.62
    小科(5~9种)310.342222.68
    寡种科(2~4种)931.032121.65
    单种科(1种)1448.281414.43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的属组成及其物种数量

    Table  2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numbers of ferns’ genera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级属数占总属数的比例/%种数占总种数的比例/%
    中等属(10~19种)12.221010.31
    小属(5~9种)511.113131.96
    寡种属(2~4种)1431.113131.96
    单种属(1种)2555.562525.77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草鱼塘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分布区类型

    Table  3   Distribution types of ferns in Caoyutang Forest Park

    分布区类型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1. 世界分布 9 14 3
    2 . 泛热带分布 13 65.00 14 45.16
    3. 旧世界热带分布 3 9.68 2 2.13
    4.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 2 10.00 1 1.06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1 5.00 1 3.23 2 2.13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3 9.68 3 3.19
    7. 热带亚洲分布 2 10.00 2 6.45 13 13.83
    8. 北温带分布 2 10.00 4 12.90 2 2.13
    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10. 旧大陆温带分布
    11. 温带亚洲分布 1 1.06
    12. 东亚分布 2 6.45 8 8.51
     12-1 东亚广布
     12-2 中国-喜马拉雅分布 2 6.45 2 2.13
     12-3 中国-日本分布 36 38.30
    13. 中国特有分布 24 25.53
    合计 29 100 45 100 97 1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草鱼塘森林公园与周边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Table  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ern flora among Caoyutang Forest Park and its surrounding floras

    区系经度纬度与草鱼塘直线
    距离/km
    种系分化度
    数量/共有科相似性/%数量/共有属相似性/%数量/共有种相似性/%
    草鱼塘119°35'~119°41'27°47'~28°00'29/−45/−97/−3.71
    赣江源116°15'~116°29'25°56'~26°07'39135/2681.2575/4066.67216/6440.895.02
    麻阳河108°03'~108°19'28°37'~28°54'112024/2075.4757/3160.78158/4132.165.15
    星斗山108°57'~109°27'29°57'~30°10'105517/1773.9126/2261.9773/2327.064.34
    紫金山118°48′~118°53′32°01′~32°16′47025/2177.7836/2766.6779/4045.453.63
    下载: 导出CSV
  • [1] 吴兆洪,秦仁昌.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3.
    [2] 臧得奎.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8,18(3):459 − 465. doi: 10.3321/j.issn:1000-4025.1998.03.028
    [3] 黄升,黄伟,覃磊,等. 湖北恩施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2019,37(1):28 − 36. doi: 10.11913/PSJ.2095-0837.2019.10028
    [4] 谷安根,汪矛,王立军,等.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J]. 植物学通报,1990,25(2):58 − 62,64.
    [5] 陈功锡,杨斌,邓涛,等.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若干问题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0):2130 − 2136.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14.10.2130
    [6] 朱晓宇,赵楚,田如男. 宁镇山脉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多样性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4):0717 − 0723.
    [7] 谢艳秋,魏凯,张群,等. 海坛岛及周边岛屿野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42(1):53 − 60.
    [8] 陈莉娟,周肄智,赵昌高,等. 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4):81 − 84.
    [9] 陈莉娟,廖瑜俊,徐端妙,等. 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珍稀濒危植物调查[J]. 福建林业科技,2020,47(4):92 − 103.
    [10] 陈莉娟,刘金林,周天焕,等. 依托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探讨−以浙江省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为例[J].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1):56 − 59.
    [11] 夏丽敏,廖瑜俊,朱志柳,等. 浙江景宁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SWOT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3):48 − 50. doi: 10.3969/j.issn.1004-7743.2020.03.013
    [12] 《浙江植物志(新编)》编辑委员会. 浙江植物志(新编):第一卷[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91−577.
    [13]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1991(IV):1 − 139.
    [14] 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 − 257.
    [15] 吴征镒,孙航,周浙昆,等.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9 − 309.
    [16] 陆树刚. 蕨类植物学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13.
    [17] 沈泽昊,胡会峰,周宇,等. 神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J]. 生物多样性,2004,12(1):99 − 107.
    [18] 张镱锂.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J]. 地理研究,1998,17(4):429 − 434.
    [19] 覃海宁,杨永,董仕勇,等. 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J]. 生物多样性,2017,25(7):696 − 744.
    [20] 谢宜飞,朱恒,陈慧,等.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广西植物,2013,33(6):804 − 811.
    [21] 吴菲菲.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2015.
    [22] 朱旻.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化学计量研究[D]. 恩施:湖北民族大学,2022.
    [23] 董丽娜,孙起梦,刘兴剑,等.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107 − 112.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0.03.022
    [24] 陆树刚.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概论[C]//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第6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5] 刘益曦,张豪,朱圣潮. 温州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33(5):778 − 7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5.008
    [26] 王倩,李根会,黄琳,等. 云南纳板河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2):372 − 378.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17.02.372
    [27] 朱圣潮. 浙江丽水山地蕨类植物区系[J]. 山地学报,2003,21(6):686 − 694. doi: 10.3969/j.issn.1008-2786.2003.06.008
    [28] 蒋仁菲,徐成东,冯建孟. 滇西北地区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J]. 生态科学,2015,34(5):71 − 76.
    [29] 郭舜,黄启堂,黄磊,等. 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4):697 − 701. doi: 10.3969/j.issn.1000-2324.2020.04.023
    [30] 马丽娟,余东,徐成东,等. 云南蕨类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区系分化[J]. 西部林业科学,2015,44(4):12 − 17.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1-28
  • 修回日期:  2024-05-24
  • 录用日期:  2024-06-03
  • 刊出日期:  2024-08-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