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DAI Jun, XIAO Zhi-qiang, MA Chen-chen, HOU Shu-na, HOU Zhao-qiang, SHI Ming, DU Fan. New Information of Flora in the Northeast of Yunnan[J].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36(5): 69-76.
Citation: DAI Jun, XIAO Zhi-qiang, MA Chen-chen, HOU Shu-na, HOU Zhao-qiang, SHI Ming, DU Fan. New Information of Flora in the Northeast of Yunnan[J].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36(5): 69-76.

New Information of Flora in the Northeast of Yunnan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May 22, 2016
  • Revised Date: July 04, 2016
  • Investigations in 2015 on plant resources in the northeast of Yunnan Province demonstrated new records of ten species, including 5varieties, belonging to 15 genera and 15 families. They were Trailliaedoxa gracilis, Psychotria prainii, Illigera rhodantha, Itoa orientalis,Ceratostigma minus, Reevesia pubescens, Ailanthus vilmoriniana, Cotinus coggygria var. glaucophylla, Macropanax parviflorus, Rapanea faberi,Gochnatia decora, Hedychium flavum, Stemona tuberosa, Garuga forrestii, Terminalia franchetii var. glabra. These fifteen genera were newlyrecorded from the northeast of Yunnan province.
  • [1]
    丁莉,杜凡,王娟,等. 云南种子植物分布新纪录. 广西植物[J]. 2009,29(2):156-160.
    [2]
    文光玉,李敏敏,杜凡,等. 滇东北植物区系10 种植物新资料[J]. 宜宾学院学报,2014(06):39-41,81.
    [3]
    昭通地区地方志编辑委员会,昭通地区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
    杨宇明,王娟,王建皓,等. 云南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王泽欢,刘恩德,向春雷,等. 中国特有种丁茜形态描述的修订及新分布区的报道[J]. 广西植物,2011(05):569-571.
    [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5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6.
    [7]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13:39-47.
    [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71 卷 第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5.
    [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5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21.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3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72.
    [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3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16.
    [12]
    . Flora of China 编委会. Flora of China (Vol. 7)[M]. 北京:科学出版社 密苏里植物园出版社 联合出版,2008:258.
    [13]
    樊国盛. 伊桐属 Itoa Hemsl [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5,03:33-35.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52 卷 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6.
    [1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6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67.
    [1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60 卷 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3.
    [17]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390.
    [1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9 卷 第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2.
    [1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2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56.
    [2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3 卷 第三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
    [2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85.
    [2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5 卷 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96.
    [2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2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86.
    [2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54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29.
    [25]
    Wu Zhengyi and Peter H. Raven,Hong Deyuan. Flora of China (Vol. 15)[M]. Beijing :Science Press,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1996:37.
    [2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383.
    [2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74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
    [28]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3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24.
    [2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6 卷 第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6.
    [3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8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552.
    [3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5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756.
    [32]
    Wu Zhengyi and Peter H. Raven,Hong Deyuan. Flora of China (Vol. 24)[M]. Beijing:Science Press,St. 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2000.
    [33]
    橄榄科[J] 云南植物研究,1977,01:32-34.
    [34]
    四川植物志编集委员会. 四川植物志(第21 卷)[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6.
    [3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3 卷 第三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1.
    [3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93.
    [37]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81.
    [38]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53 卷 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9.

Catalog

    Article views (518) PDF downloads (210) Cited by()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